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杂技水稻之父是袁隆平,你知道小麦之父是谁吗?小麦手机「杂技水稻之父是袁隆平,你知道小麦之父是谁吗?」

杂技水稻之父是袁隆平,你知道小麦之父是谁吗?小麦手机「杂技水稻之父是袁隆平,你知道小麦之父是谁吗?」

你是处在水稻种植区?还是小麦种植区?

哪个区也不是?没法判断?没关系。

无论在哪个区,你一定吃过面食。

你能一口答出水稻之父是袁隆平,

可你知道小麦之父是谁吗?有人形象地比喻:中国人吃的每8个馒头中,就有一个来自他培育的小麦,全国10%的小麦产区都在种植他培育的品种。

2017年时,他和他的团队培育出新的杂交小麦品种,成功突破了杂交小麦这道“世界难题”+“世纪难题”。“目前正在解决制种成本问题,而且已到最后关头。届时,我国将完全掌控世界杂交小麦话语权。”记者在采访时得知。

杂交水稻对应着袁隆平,而“小麦之父”“麦爸”的背后则不得不提茹振刚。无论是在百度还是头条,以“茹振刚”为关键词展开搜索,总能看到这样的提问:“茹振刚为什么不是院士”“茹振刚能成为院士吗?”

无论两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评判标准有多么严苛,也不能掩饰茹振刚和他的团队的卓越贡献。

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或许为你列出再多的获奖名称,都不如一些细节能够让你你对此人印象深刻。而最能打动人莫过于感情,这可能是家国情、也可能是爱情……

我们先来谈谈“麦爸菜妈”,即茹振钢、原连庄夫妇,他们被外界称为“育种侠侣”“麦爸菜妈”“农业界的居里夫妇”。

茹振钢出生于河南焦作沁阳的一个农民家庭,家中兄弟姐妹众多,亲哥哥也在1942年河南大饥荒期间被饿死。小时候就没吃过几顿饱饭的他萌生了小麦之梦:一定要让我们中国人吃饱饭。1981年,茹振钢从农学专业毕业,1984年,与大学同学原连庄喜结连理。

当时的茹振钢25岁,原连庄24岁,两人一个在位于辉县的百泉农专(河南科技学院前身)“伺候”小麦,一个在新乡市农科所“服侍”大白菜,聚少离多,是每周才能见上一面的“周末夫妻”。他们约定十年内谁培育出新品种,家里就由谁说了算。十年后,没分出胜负,又有了第二个、第三个“十年之约”。如今,丈夫略占上风,但妻子说,不会认输。

30多年过去,茹振钢成了誉满全国的小麦育种专家,原连庄则是知名的大白菜专家,两人事业双双成功,成了各自行业的领军人物。

事业、爱情双丰收,茹振钢与原连庄夫妇有啥秘诀?

茹振刚回答道:“共同的"事业",让我们的爱情得以"保鲜",更甜蜜更长久。”虽然茹振钢与原连庄的研究方向不同,但同是作物育种行业,走的是同一条道路。原连庄说:“共同的事业让我们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我们既可以分享成功的喜悦,又能共同承担进展不利时的挫折感,在科研的道路上相互支撑、共同进步!”

他们之间亦师亦友,互为助力。原连庄培育的大白菜新品种,成为中原地区的主导品种,辐射到了全国各地,累计推广面积500多万亩,实现增产效益10亿多元。据估算,中原地区吃的每10棵大白菜,原连庄培育的品种要占到5棵左右!

而茹振钢培育的“百农矮抗58”是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累计推广2.3亿亩,增产小麦86.7亿公斤,实现增产效益170多亿元,被誉为“黄淮第一麦”,茹振钢也因此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另外一个共同的"事业",更让我们为之骄傲自豪!”茹振钢高兴地告诉记者,当年“结婚照”里半岁的小姑娘茹苏珊,如今已是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苹果方向的生物信息专业在读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