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一起利用微信语音包诈骗的案件
得到大家关注!
受害人收到借钱语音,
听到“声音差不多”的信息,
转账汇款后发现竟是圈套。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原来,南京陈先生的好兄弟王某
通过微信向他借5000块钱,
陈先生特地留了个心眼,
直到听见对方的语音才转了账
可即便如此,
陈先生表示,如果当时没有听到王某的语音,这钱肯定不会转出去。
“就是我朋友的声音,一模一样,我就被语音干扰了!”
民警表示,从语音的声音判断,和他好兄弟王某的声音极其相似,所以陈先生信以为真,认为兄弟有困难向自己借钱。
钱转出去后,陈先生又打了通电话给王某确认,这才发现王某的微信被盗了,刚刚向自己借钱的根本不是王某。
语音背后,
不一定是本人在说话!
这年头微信语音信息使用率很高,但你可能没有想过,一条语音信息,可能并不是出自本人之口。
该类案件其实并非新手段,据媒体报道,早在2018年,河北石家庄的董女士收到父亲的微信留言,称在超市买东西,没有带钱,要求转账,收到父亲语音回复的董女士转账过去,回家后才发现父亲根本没去过超市,更没有通过微信要求她转账。
那么,这些相似语音或持续聊天的语音文件,是如何发送的?
警方提醒:
网络交友当心掉入社交陷阱
当然,这种骗术也不是防不胜防,“狐狸尾巴”终究会露出来。我们在这里提几点注意事项:
首先,不要加不明来源的陌生好友。
据宁波网警巡查执法微信公众号消息,7月11日,宁波鄞州公安分局姜山派出所破获了一起社交类诈骗案,抓获了犯罪嫌疑人邓某。自今年3月份以来,男子邓某通过某社交软件,注册了多个女性账号。这期间,有不少男性通过软件将邓某添加为好友。邓某在与受害人的聊天中,为了骗取受害人的信任,专门通过语音包软件,用下载的女性声音和受害人聊天。通过"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方式,在社交软件上大量撒饵,再经过一番精心包装,坐等受害人"咬钩"。
提到钱这个事,
务必谨慎再谨慎!
如果真要借,
最好当面交接!
编 辑 | 林亚萍 审 核 | 马江涛
-END-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xinmeigg88@163.com
本文链接:http://www.xrbh.cn/tnews/10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