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块二 构建发展阶梯 进入职场前, 要十分珍惜自己有限的学校生活。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 是为职业生涯奠定基础的定向教育。 在此时期, 一方面要努力学习有关知识和技能, 为进入所学专业对应职业群做好准备; 另一方面要努力了解社会、 了解职业、 了解自己,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针对性更强地提升自身素质, 主动适应职业需要, 为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进入职场后, 要特别重视职业生涯开始后的前两年。 尽早完成从 “学校人” 到 “职业人” 的转换, 在职业生涯实践中检验、 矫正自己对社会、 对职业、 对自己的了解, 在实践中验证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 确认、 完善或调整发展目标和整个职业生涯规划, 让自己少走弯路、 不走错路, 迈好职业生涯第一步。 (二) 近期目标的作用和制定要领 第一阶段目标即近期目标, 要更具体、 更明确, 而且是 “稍加努力、 就能达到” 的目标, 使自己在今后不断攀登一个个台阶的起始阶段, 就能品尝取胜的乐趣, 获得 “成功者” 的心理体验, 树立起 “成功者” 的信念。 中职学生虽然年轻, 但由于在中考中没能或无法展示自己的优势智能, 在鄙薄职业教育的大环境中尝到了 “失败” 的滋味。 有不少人因此而丧失了自信, 被强烈的自卑感缠绕着。 中职学生应该通过职业生涯设计, 一方面, 展望自己的未来, 以 “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 的理念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明确职业生涯的发展目标, 看到自己职业生涯光明的未来, 自信、 自强地为职业生涯的成功付出努力; 另一方面, 精心确立职业生涯的近期目标, 为自己品尝成功的喜悦, 亲口尝一尝胜利的滋味创造条件, 使自己在迈开职业生涯第一步时, 增强向长远目标奋斗的信心。 模块二 构建发展阶梯 在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时, 有些人只看到职业生涯最后到位时的职业形象, 忽视要达到这一职业目标要从初级岗位干起的现实。 忽略起始点的职业生涯规划, 必定是失败的设计。 对于中职学生而言, 好高骛远的近期目标, 不仅会导致整个职业生涯规划建立在空中楼阁之上, 而且会让自己在迈开职业生涯第一步时, 就饮下失败的苦酒。 近期目标是职业生涯发展中第一个指向明确并以此调整自我个性、 提升自我素质的目标。 对于中职在校生来说, 近期目标的作用更有其特殊意义。 不同年级的中职学生, 对于近期目标的选择应有区别。 低年级学生既可以把毕业时应达到的标准作为第一阶段目标, 也可以把毕业时首次择业的岗位作为第一阶段目标, 还可以把升学的具体愿望作为第一阶段目标。 当然, 这些标准不是学校规定标准的简单重复,必须是个性化、 与自己长远目标一致的标准。 高年级学生已临近毕业, 一般应明确地把自己毕业后的第一步即升学还是就业, 作为第一阶段目标。 职业院校毕业生无论毕业后立即就业, 还是升学, 都是人生质变的关键时期, 也是对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再一次进行抉择的最佳时机。 对于毕业后准备升学的中职学生, 选择专业是改变自己就业方向、 提升就业起点的重要途径。 如果在进入中职时, 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足够的理性的认识, 是糊里糊涂、 无可奈何的选择, 那么, 在掌握了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以后, 就能够理性地对待未来。 应该按照职业生涯设计的思路, 在分析发展条件的基础上确定发展目标, 选择适合自己深造的专业, 并把升学方式和深造方向作为近期目标或确定近期目标的主要依据。 如果把升学作为近期目标, 则要在目标阐述中对 “环境” 加以说明, 即此目标如果没能实现的备案。 例如, 改变升学方式, 调整深造方向; 再拼搏一年, 明年再考; 就业后,边工作、 边复习…… 模块二 构建发展阶梯 对于毕业后准备立即就业的中职学生, 不论长远目标是什么, 不论今后是否再提高学历或以什么方式继续提高自己, 都处于就业前夕, 即紧锣密鼓地为就业做准备的阶段, 是即将告别校园生活、 踏入社会, 为成功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的阶段, 是为迈好职业生涯第一步做出最后努力, 准备拼搏、 冲刺的阶段。 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 应该成为自己近期目标或确定近期目标的主要依据。 如果把就业作为近期目标, 也要在目标阐述中说明 “环境”, 要有应对变化的备案,即择业目标如果没能如愿, 自己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 例如, 调整择业目标, 力争毕业后立即就业, 在就业岗位上了解新岗位, 然后调整发展方向; 有岗位就上, 采取 “骑驴找马” 的策略, 通过今后转岗来实现预期目标; 缓冲一下, 先打散工或在家待业, 寻求就业新机会…… 根据自己的择业取向, 按照即将从事的职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 努力提升自身素质, 主动适应职业要求, 成为合格乃至优秀的毕业生, 必须成为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内容。 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