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14岁男孩蛋蛋坏死、被迫切除!只因常做这件事……

上下滑动阅读更多正能量文章

最近看到网上一个消息,令人又惊又可惜!

14岁的小男孩,和同学玩,裆部被不小心踢了一脚,结果睾丸坏死。

睾丸坏死,这不仅涉及到男人生理上生育功能、并且可能影响这孩子心理一生。

唉..

这件事情让人甚觉可惜的就是:

当时男孩小明已经察觉到下体有些疼,他已经察觉了,但碍于面子,碍于青春期的隐私,没说。

直到13天后,才向父母“坦言”自己受伤了。

这种东西,耽搁不得啊!


这不是第一起悲剧!

据衢州网报道:

14岁的洋洋(化名)在家中,他父母有天突然发现孩子走路变得一瘸一拐,询问和检查后发现洋洋的阴囊处肿胀疼痛厉害,就赶紧把他送往医院。

没想到,还是迟了。医生检查情况后,第一时间为洋洋进行了急诊手术,但遗憾的是,因为送医时间耽搁,孩子的左侧睾丸已经完全坏死,最终只能切除。

豫医会也曾报道: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门诊,贾斌医生收治了一名男孩,当时男孩表情痛苦、步态异常。

经询问得知3天前男孩在睡眠中突然发生左侧蛋疼,未引起重视。

贾斌医生经过进一步检查证实,左侧睾丸完全坏死,无奈但还是只能把这个小男孩的左侧睾丸给切除。


△ 图片来源:pexels


医生提醒:睾丸问题务必重视

医生罗欢说,每年都可以碰到好几例因“睾丸问题”导致睾丸坏死并被切除的病例。家长务必要注意孩子的异常情况。

原来,睾丸易出现“睾丸扭转”情况。

这是一种泌尿系急症,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的男性身上,但12-18岁的青少年是高发人群。

引起睾丸扭转的原因有多种,有先天和后天。可不管是哪种,一旦发生扭转,后果都很严重。

睾丸一旦扭转时间超过4小时,即可发生睾丸实质不可逆的缺血性损伤。超过10小时,大部分睾丸发生萎缩。超过24小时,睾丸将发生严重萎缩。

临床资料表明:4-6小时复位,睾丸挽救率90%,俗称“黄金6小时”。

所以孩子如果出现异常情况,一般表现为下体疼痛明显,或睾丸肿胀明显,请家长赶紧检查后送医!



当然,诸如此类,因小打小闹而引起的不良后果,在日常生活中还是比较少见的。

更为常见的是什么?

孩子之间的打闹只是一时气急,可站在孩子背后的家长们却是怒火中烧。


去年10月,俩小学生家长因自家孩子闹矛盾,在班级群里放狠话;更惊人的是,暴怒之下的俩爸爸还在校门口“约架”!


结果自然是悲剧了,其中一位爸爸的头被敲得头破血流,当即被120送往了医院。

着实是非常幼稚的行为。

本是孩子之间你碰我一下、我撞你一下的小摩擦,却因不理智的父母,从中介入,矛盾升级,造成了令双方都后悔的后果。

德国著名连环漫画《父与子》中,有一篇带有讽刺意味的漫画:

俩孩子打架,回家各自找爸爸,俩爸爸开始打架,俩孩子却在一起快乐地玩了起来。


事实正是如此,孩子之前的友情非常奇怪,前一秒吵得越大声,后一秒俩人就能一起笑得越开心。

在他们的眼中,打架只不过是我们彼此之间社交的方式之一。

此时,家长的强行干涉,自以为是保护孩子,可孩子根本没把这次的矛盾放在眼里。

另一方面,家长的“为孩子出气复仇”行为,有可能伤害了对方的孩子。

保定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们产生了摩擦,妈妈们相约街头群殴,甚至动手掌掴对方家的小朋友。


深圳一家游戏厅里,男孩因游戏币发生争执,一位爸爸为自家孩子“复仇”,将其中一名小孩打成“腹部闭合性损伤”。

有句话叫:

“打赢了坐牢,打输了住院”。

父母强行参与进孩子之间小矛盾中,最终伤害的不仅是自己和孩子,还有对方!

孩子之间的事情,在没有触碰到原则问题时,父母需要做的就是适当放手。
但有的父母生怕自己的孩子受委屈。孩子被打了,他们以强硬的姿态插手孩子的矛盾,选择用不理智、甚至以仇恨的方式为孩子“出头”。
殊不知,过度的干预行为只会导致悲剧的发生。
记得有一则新闻。
江西赣州市的一名父亲带着16岁的女儿将邻居一家四口活活砍死,包括躺在床上的老人。
只因不满邻居家的孩子与自家小儿子打架了。


不过是小孩子之间单纯的打闹,却因家人偏激的报复行为,毁了两个家庭。
父母与孩子本来就是两个渐行渐远的人生,我们不可能永远将孩子纳入自己的保护圈内。
如今我们所能做的便是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让他们在安全的范围内恣意绽放。

我们无法替代孩子承受伤痛,也无法剥夺孩子嬉戏打闹的权利,更无法为孩子铲除人生路上的所有隐患。
但我们可以教会他们在享受玩闹带来快乐的同时保护好自己不受伤害。
1、教会孩子适当的社会技巧 
有的孩子打闹完全是一种“挑逗”行为,他只是利用自己设计出的游戏引起小朋友们的注意力;
有的孩子打闹是一种“竞争”行为,他们纠结在一起,试图通过力量的大小排出“大哥”、“二弟”的顺序;
但有的孩子打闹完全是因为敌意式的厮打,他们在发泄不满的情绪,主动对其他小朋友施加暴力。
接触,是交流的开始;打闹,是孩子之间的一种社交行为。
教会孩子们如何辨别“打闹”的类型,这在一定程度上让孩子远离了潜在的危险,大大降低了孩子受伤的几率。
2、教会孩子嬉戏有度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最珍贵的宝贝,但这并不是孩子可以为所欲为的借口。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对孩子的行为影响最深的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一定要告诉孩子,在玩闹时有些部位别人不许打,自己也不能打别人:
  • 裆部。

无论男孩还是女孩,裆部都是最隐私最脆弱的。那儿的神经末梢十分密集,稍稍用力的踢打便很容易受伤,严重的话会引起疼痛性休克。
  • 眼睛。

眼睛被打,很容易造成眼球的破裂或是视网膜脱落,严重时会有失明的危险。
  • 耳朵。

看似不重要的耳朵其实很需要我们的小心对待。耳朵内的结构很复杂,而鼓膜又只是薄薄的一层,耳朵内的鼓膜受外力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鼓膜穿孔,影响正常听力。
  • 鼻子。

现在,常常会见到孩子们玩游戏的时候会用“捏鼻子”作为惩罚方式。其实孩子鼻腔粘膜很娇嫩,血管很丰富,稍稍用力就很容易造成鼻腔内的血管破裂、粘膜损伤。
  • 屁股。

屁股上虽然肉多,但它和腰部“难舍难分”,一旦用力过猛很容易造成腰部受伤。
  • 腹部。

我们的内脏大部分都集中在腹部,像肝脏、脾胃、胰腺等较为脆弱的器官,在遭受稍大力气的打击后很容易造成器官破裂。
  • 后背。

孩子的脊柱发育还不完全,如果用力打孩子的背部,很容易导致孩子的脊柱损伤,成年后会引发腰椎间盘突出等症状。
  • 胸部。

胸部保护着人体最重要的脏器,一旦受力较大很容易造成脏器破裂,严重的话会危及生命。
而且,青春期女孩的胸部正在发育中,稍大力气的碰撞便会产生剧烈的疼痛。
3、教会孩子凡事及时和父母沟通 
孩子们在嬉戏打闹过程中难免会受到或大或小的伤害,这是我们无法预知的。但是,如果孩子在打架后能够及时与父母沟通,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因伤情延误而导致悲剧的发生。
但我们更应关注的是孩子受伤后的处理方式。  
如果小明在受伤后不去纠结所谓的“面子”,而是及时告诉父母,也许失去睾丸的悲剧便不会发生。


得知孩子打架后,千万不要急着发脾气。这个时候的孩子很不安,他们需要父母的安慰和关心。
当孩子情绪稳定后,仔细询问孩子打架的原因,和谁打架,有没有受伤。
这样,既方便家长了解孩子打架的原因,也可以更快地发现孩子是否受伤。
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才可以避免孩子因缺少沟通而引起伤害的发生。
我们不可能时时刻刻关注着孩子的动向,所以,教会孩子主动与父母沟通尤为关键。

孩子天生充满活力、喜欢热闹,所以很容易在玩闹的过程中将自己陷入险境。
意外频发的今天,每对父母都要重视起对孩子安全方面的教育,每位家长都应当倾尽全力当好孩子的安全引导员。
孩子渐渐长大,我们却在慢慢变老。
父母不可能庇护孩子一辈子。
现在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把安全知识传授给孩子,让他们熟记于心,养成自我保护的本领。
如此,才是父母送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