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数字经济与农业高质量发展:内在机理与实证分析.pdfVIP

数字经济与农业高质量发展:内在机理与实证分析.pdfVIP

数字经济与农业高质量发展:

内在机理与实证分析∗

周清香李仙娥

[摘要]立足于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目标,基于新发展理念的视角,从创新、协调、绿

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阐释数字经济影响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系统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

测度指标体系,运用2011~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对其进行经验分析。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显著

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在主体异质性方面,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数字经济的正向赋能影响更为强

劲;在作用机制方面,数字经济通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以及共享推动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因此,要以大力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

口,以发展数字技术为着力点,挖掘农业内生发展潜力,拓展数字化应用场景,促进数字经济与农

村农业深度融合,打造农产品特色品牌,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数字经济;农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内在机理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12X(2022)—06—0082(08)

[作者]周清香,讲师,博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710055

李仙娥,教授,博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710055

一、引言

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农业农村发展滞后是现代化建设的明显短板和薄

[1]

弱环节。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着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加

快数字经济发展,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和数字乡村建设,拓展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应用场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

[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进一步描绘了农业未来发展蓝图。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农村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农村人居环境

明显改善。但农业发展仍面临诸多短板和阻碍,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产经营分散、农业技术创新不足、产业融合不够充分等

[3][4]

问题制约着农业高效发展,农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亟需寻找新动能和新引擎。数字经济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载体能够全面

渗透应用到农业全产业链各环节,通过嵌入农业要素配置和生产经营体系推动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全过程绿色化,

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聚焦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学术界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宏观层面,数字经济能够打破信息交流的时空约束有效促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研究”(20JZD005);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字经济

赋能陕西省城乡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和实现路径的政治经济学分析”(2022D033)。

82

2022年第6期

经济体制改革

进创新要素在区域及产业间转移与流动,进而提升生产要素之间的匹配效率,助推传统产业技术水平和产出效率的提升,促进

[5]

新旧动能转化。中观层面,数字经济作为释放经济活力的强劲引擎能够推动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知识溢出产生技术报酬递增

[6]

效应推动传统产业工艺设备的改造升级。微观层面,数字经济通过搭建数字化平台够降低企业信息搜集等交易成本,优化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