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科大党委书记孟劲松以“理想”“学习”“情怀”为关键词寄语全校学生
——在参加冶金2021.2班“顶天立地谈信仰”主题读书会时的讲话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图书馆举办一次读书会,主题是“顶天立地谈信仰”,我觉得这个主题非常好。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智慧的结晶和进步的阶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希望在座的同学们珍惜在校的宝贵时光和学习资源,多读书、读好书,从书中获取知识、启迪智慧、润泽心灵。在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谈信仰就是要顶天立地,理直气壮!下面,我围绕“理想”“学习”和“情怀”三个关键词与大家谈谈我的体会和对同学们的一些期望。
第一个关键词:理想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民族的未来。从大的角度来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我们党为之奋斗的目标和前进方向,是共产党员的信念之源。从个人角度来看,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目标、小理想。坚定理想和目标,就会敦促我们不断地努力学习和工作,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
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并不是凭空而来。历史和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如果大家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史,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今天在座的有5名学生党员,还有学生骨干。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紧密联系普通同学,增强服务意识,发扬奉献和利他精神,争做同学友,不做学生官。对于没有入党的同学,我希望你们能认真读一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以端正的入党动机提出入党申请。《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中特别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入团和入党的故事。1969年,不满16岁的习近平来到陕西省延川县梁家河插队落户,做了7年知青。插队期间,习近平踏实肯干,为乡亲们办了很多好事,村民称他为“吃苦耐劳的好后生”。即使受到群众认可和爱戴,追求进步的习近平入团和入党的历程也很艰辛漫长。他提交了8次申请才成为一名共青团员,提交了10份入党申请书,才终于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所以,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仅仅是政治面貌的转变,更应该是思想境界的提升,是终身理想和终身追求。每位同学都要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异彩。
第二个关键词: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中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练就过硬本领。他强调,不论是成就自己的人生理想,还是担当时代的神圣使命,青年都要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
经过近四年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专业知识。但是,当你们参加招聘会时,却发现就业之路非常艰难;而另一边,企业也感叹招聘到合适的人才非常困难。这说明学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的人才需求有了“裂缝”,说明学校需要培养的是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适岗人才”。那么,什么才是“青年人的成长路径”呢?这里,我以就职大型企业为例与大家做一下交流。一名毕业生从初入企业的见习、实习开始,到成长为公司高管,大概有六个过程。要达成最终的发展目标,有两点是至关重要的。
第一点是见习和操作岗位的经历非常重要。现在,有些毕业生不愿意到现场工作,不愿意到基层工作,更倾向于去机关办公室等岗位工作。但是如果没有基层的锻炼,不知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不可能很好地进行企业管理。我和大家一样,学的是钢铁冶金专业。从我个人经历来看,毕业以后,我从取样工开始做起,在各个岗位流转,对炼钢的理论和实践知识都很了解。所以我现在才能担任中国金属学会炼钢分会的副主任委员。因此说,只有做到理论结合实际,才能真正学以致用。同学们在课堂上学的知识、看书学的知识、抑或是在互联网上查到的知识,其实都是别人的知识。它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形成自己的能力。所以,我希望大家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到广阔的现场去锻炼自己的能力。
第二点是知识储备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身能力的提升,你们会走上不同的岗位,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要适应这样的发展,就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学校在人才培养中着力构建的“3+2”知识链和能力链培养体系就是要满足学生这方面的发展需求。那么,什么是“3+2”体系?这里的“3”就是知识链的3类知识,包括了本专业知识、横向延伸上下游领域专业知识以及纵向拓展其他专业知识。这里,最重要的是学好本专业知识,并能够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体系。比如专业基础知识中的冶金物理化学、炼铁、炼钢、耐火材料、非高炉炼铁等知识都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满足行业低碳炼铁、纯净炼钢等绿色低碳发展需求。二是注重横向延伸,掌握上下游专业知识。大家在学习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熟悉上下游的专业。比如,对于冶金工程专业而言,上游的选矿、采矿,下游的材料控制、轧钢、热处理等专业涉及的知识,毕业前要有一些涉猎。三是要主动纵向拓展,掌握一些其他领域的知识。比如控制系统、电气方面的知识和现在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技术、人工智能等知识。这些都是提高企业运行效率的知识保障,更广泛地了解它们,可以使你们更好更快地适应企业。另外,大家还要注重自身管理素养的提升,在“人财物产供销”、技术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管理知识也要有所涉猎。只有以上述3种知识体系为支撑,你们才能在毕业进入企业工作后,帮助企业研发、生产出具有“易制造”和“性能好”的产品,增强产品的竞争力,进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在提升企业发展价值的同时,提升自己的发展空间。另外,还有2种能力也至关重要。一是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学钢铁冶金的同学,未来也可能会走上技术管理、信息化管理、财务管理等岗位,也可能有一天成为了总经理。但是,如果你只了解炼铁炼钢的知识,是无法胜任总经理工作的。因此,同学们在学校期间不仅要通过选修课或者自学,多涉猎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更要努力掌握终身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作为你们的师长,我总结了自己的学习经验,形成了《如何学习手册》,在这里跟同学们简要分享。首先要做好学习准备,使学习目标、课程设置等情况了然于胸。其次要做好课堂学习,要学会预习,这里主要包括了解讲课老师,了解课程相关背景,预习课程课件,对课程内容和含义进行思考等;要学会听课,通过思维导图、知识图谱等方法搭建起知识体系,关注预习时发现的问题,紧跟老师讲授重点等;要利用好课间、课后时间,主动提问,加强与老师的沟通,促进教学相长。最后要做好课后总结,及时整理笔记,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总结学习要点和学习方法,适时开展延伸阅读。希望大家从现在开始就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终身学习的能力,这对你们的学习生活工作是大有裨益的。二是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有一套通用思维,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实大家都有使用过这个思维。我们以实验课为例。从实验课的角度看,实验目的就是要明确解决什么问题;实验原理就是要思考假设什么样的理论作支撑;实验流程和仪器设备就是根据实验原理设计相应的验证手段,设计具体的流程和使用设备;实验操作、记录数据、结果分析就是具体操作的过程,最后如果实验结果验证了实验目的,假设成立。我希望大家要类比做实验时的思维方式,认真思考今后走向社会、走进企业后,需要如何发现问题、如何分析问题、如何解决问题。同时,我还想告诉大家,这一套思路不仅仅适用于解决技术问题,也适用于解决管理问题。你们是冶金专业的“卓越班”学生,成为卓越工程师是你们的职业发展目标。一名卓越的工程师恰恰就需要兼备解决技术问题的思维和解决管理问题的思维。学校将在下学期开设或优化一些课程,比如增设《学习学》课程,提升同学们终身学习的能力;增设《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培养》课程,提升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优化《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管理》等课程,帮助同学们了解未来的职业生涯路径。
总的来说,同学们应该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学习机会,掌握好专业知识,提升个人能力,练就过硬本领,服务地方、服务企业、服务人民,真正成长为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栋梁之材。
第三个关键词:情怀
今天,我为大家推荐了《顶天立地谈信仰》这本书,还有鲍盛华先生所著的《先生向北》一书。这本书为我们讲述了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一大批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怀揣报国理想与热情,北上长春支援建设的感人故事。明年6月份,冶金2021-2班的同学有的将走上制造生产一线,有的将投身科技创新一线,有的将继续在校园里深造。无论你们身处何处,都是在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希望同学们更多地扎根东北、扎根辽宁,为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注入青春能量。
说完家国情怀,我还想说说专业情怀。冶金2021-2班是我直接对接的班级。我的本科、硕士、博士都是学习的钢铁冶金专业,与在座的各位同学有着相同的专业背景,也有着共同的专业情怀。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柱型产业,是关乎工业稳定增长、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领域。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大家的选择没有错,大家的热爱也不会错。希望你们都怀着家国情怀,怀着对钢铁行业的情怀,怀着“博学明德 经世致用”的辽科大情怀,在钢铁报国的生动实践中绽放青春风采!
排版 | 李奕萱
策划 | 马健楠
值班 | 房翘楚
责编 | 高浩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xinmeigg88@163.com
本文链接:http://www.xrbh.cn/tnews/3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