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
对于NAS而言,它最基础的功能就是存储。
在NAS中,必须要建立好静态卷或存储池,就是我们常说的要先做好磁盘分区,才能在卷上建立共享文件夹,才能存放资料。
a. 我们是直接建立静态卷 还是要先建立存储池?
考虑到今后容量扩充和快照需要,一般建议建立存储池
b. 厚卷和精简卷的区别?
基于简单不复杂,一般习惯性使用厚卷。
首先打开“存储与快照主管”→“存储/快照”,点击“新存储池”。
如果NAS中安装有SSD ,可以选择启用威联通独家Qtier功能。(对于配置较低的设备并不支持该功能)
Qtier能将不同类型的驱动器(SSD. SAS. SATA)台并为一个存储池。经常访问的数据会自动移动到最快的驱动器,不常用的数据会移动到速度较慢但容量较大的驱动器。在分层存储池中,玩家可以设置不同类型的RAID组并将其分为超高速(SSD)、高速(SAS)和容量(SATA/NL-SAS)类别。 要启用自动分层,必须至少安装一个SSD。QNAP官方建议是在至少具有4 GB的NAS上使用Qtier。如果内存不足4 GB,执行自动分层可能会影响系统性能。存储的整体有效性将依据使用的应用程序而异。
系统自动推荐组RAID 5,点击下一步。
若有使用SSD,选择SSD预留空间,提升写入性能与延长磁盘寿命。建议按照系统默认来,越多越好。
不少玩家会问:为什么建完存储池或者卷,容量总觉得少了很多,其实不单单有预留空间,有时还有为快照等配置准备的冗余空间,这都在正常范围之内
点击创建存储池,创建之后紧接着会弹出新卷建立的提示~
可以看到有静态卷、厚卷、精简卷可以选择。这3种卷是根据空间分配与快照方面所支持的程度不同而划分的。我们按照系统推荐选择厚卷。
设置卷容量为1TB,点击下一步。(按需设置)
查看设置摘要,不满意可返回进行微调,点击完成。
iSCSI技术是一种由IBM公司研究开发的,是一个供硬件设备使用的可以在IP协议的上层运行的SCSI指令集,这种指令集合可以实现在IP网络上运行SCSI协议,使其能够在诸如高速千兆以太网上进行路由选择。iSCSI技术是一种新储存技术,该技术是将现有SCSI接口与以太网络(Ethernet)技术结合,使可与使用IP网络的储存装置互相交换资料。iSCSI 提供了在 IP网络封装 SCSI 命令,且运行在 TCP 上。iSCSI网关可以转换协议,将iSCSI协议转化为FC协议。
简单来说就是可以将NAS中的存储空间挂载到PC,调用效果如同本地磁盘,可以说与网吧运用的手段相似。
依次点击:存储与快照主管—iSCSI与光纤通道—iSCSI存储—创建
点击下一步
命名, 进行下一步
CHAP这里可以直接略过不填,查看摘要,点击应用
同建立存储池一样,iSCSI创建完毕后也会继续引导玩家建立 区块LUN
名字与容量设置完毕,点击:下一步—查看预览—完成
回到电脑,用自带搜索工具搜索并打开 iSCSI 发起程序
在目标中输入NAS的IP地址,点击快速连接
但是到这里并没结束,进入磁盘管理,进行初始化、新加卷等操作下来之后才可以彻底完成挂载,像电脑本地磁盘般使用。
挂PT下载与分享资源,可以说也是现在NAS的一特别实用的功能。
首先,我们要在App Center里面下载Download Station。
关于该软件的使用,这里放置一个连接可以作为使用参考
另外还有其他下载软件,可在App Center 里面下载Container Station(Docker)。通过这个开源的应用软件容器引擎,玩家可以装各种各样的Docker软件,包括比较熟悉迅雷、百度云、Transmission、aira2等等。
Transmission:下载速度优秀,但是占用的内存较高,内存大的NAS用户可以使用。
qBittorrent:占用内存较小,下载速度优秀,强力推荐。
aira2:下载速度稍慢。
百度云:如果没有会员,分分钟会被封号,如果百度云有许多资料要导入,可以开个会员一次性全部导入,平时如果不得不玩百度云,建议可以租号进行下载。
另外qnap club中也有很多丰富的应用(Transmission、qBittorrent之类的也都有)
⑴ 公网IP或ipv6
目前移动、联通、电信三家宽带中,电信是最容易办理的,一般打电话就可申请下来。对于移动或者联通用户来说可能稍微复杂一些,而且国家每个省份的要求也不同,有些地方可能还会收费,具体情况就靠朋友们自己打探了。
当拥有公网IP之后,我们在威联通里面通过 My DDNS进行操作,在里面启用,然后将内外端口设置成一致即可。
⑵ CloudLink服务
在威联通的应用库中有一个myQNAPcloud云服务,该应用可让我们把随时随地的连接到家里的QNAP设备。
在注册myQNAPcloud账号过程中,会自动打开DDNS与CloudLink,这两个服务都是外网访问服务功能。
首先说CloudLink ,它不需要变更设置,不需要复杂的操作,而且还可以直接将文件链接分享给联系人。当我们注册myQNAPcloud账号之后,CloudLink的网络连接状态显示正常,接下来通过自己设置的SmartURL就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登录。 我们用手机的蜂窝网络进行尝试,在浏览器中输入SmartURL链接,就可以进入到NAS的操作主页面。
同时,我们也可以在手机上通过APP远程接入,访问文件管理App Qfile与视频播放软件Qvideo等应用。
以我本人的体验来说,速度已经可以了,虽然跟丝滑的公网或ipv6相比确实不够看,但也能用
⑶ 花生壳等服务商
DDNS服务提供商,直接使用他们提供的服务,不过花钱买服务,免费域名的话速度非常一般,与 CloudLink服务差不许多,倒不如用自家来的便利~非特殊需求不太推荐。
对于NAS而言,如何实现随时随地的访问,这与移动端APP应用是分不开的。下面介绍几款比较常用的app,针对手机端也有不同的优化
Qfile:文件管理,与File Station功能类似
Qmanager:监控及管理NAS主机,一个移动控制台
Qsync Pro:同步移动设备与 NAS 中的文件和文件夹,并可实时访问
Qsirch:同时搜索一台或多台NAS中文件的搜索软件
Qphoto:随时随地利用设备浏览和分享 NAS 中的照片,支持时间轴、缩图、清单及文件夹等多种浏览模式
QuMagie Mobile:浏览与编辑 QuMagie 里的照片
Qmusic:小音乐库~
下面以 Qfilie 为例作简单演示
第一次登陆,底部选择新增NAS,若是手机与NAS在同一局域网内,NAS直接会在列表显示。选择登录QNAP ID账号,输入账号密码登录后也会显示所有与该登陆账号所绑定的NAS。
这里我们连入局域网,选择手动添加NAS
输入NAS 的IP地址(Qfinder Pro可以查看)或 myQNAPcloud DDNS 域名以及登录 NAS的账号密码,点击保存,即可登录。
还有更多进阶设置功能。
除了以上罗列的,还有很多手机app与NAS中的软件对接。
ios用户可以在App Store里面直接搜索“开发者QNAP Systems.Inc.”,安卓用户可以去官网或者谷歌商店搜索下载。
Qfinder Pro:最为主要的应用还是快速搜寻局域网内的 QNAP NAS,其他功能需要账户密码才可进一步设置。
Qsync:电脑端的同步、分享软件。我们选择NAS上的一个文件夹与本地的一个文件夹进行相互同步,也可以在在同一个局域网下创建一个公共局域映射到每多个电脑上进行使用。集中管理绑定设备、单向及双向同步、远程清除设备、团队文件夹、节省空间模式及更多实用功能,快速且安全地将数据同步到个人的所有设备,或工作团队/亲友群组成员的设备上。
以局域网内为例:
输入NAS 的IP 地址以及登陆账户和密码,点击套用
弹出配对文件夹设置界面,设置自己想要同步的文件夹,设置完毕后,点击套用。还可以添加多组文件夹同步。
之后同步工作便可进行。
Qsync 中还有许多其它进阶好用的功能,用户可自行查看、体验。
QVR Pro Client:监控软件
QNAP External RAID Manager:专门针对 RAID 存储扩充柜 (例如TR系列 ) 的管理客户端。
QNAP JBOD Manager:专门针对存储扩充柜(例如TL系列)的管理客户端。
NAS File Services:一款google插件,用户实时浏览NAS文件并分享链接插入邮件并发送给他人,并可如File Station般安全。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xinmeigg88@163.com
本文链接:http://www.xrbh.cn/tnews/4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