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班级 姓名 1. (时间)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相对稳定时期。 (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这个时期的美国繁荣称之为“ ”。
2.1929年,
经济大危机首先在 爆发。主要原因: 3.面对危机美国政府延续 政策,结果使危机迟迟得不到缓解。 4. 经济大危机影响:A. 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
激化了社会矛盾;
B.引起了德、
意、
日等国的 ,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5.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1933年, 就任美国总统后,
立即以“ ”救治美国经济。(“新政”目的就是:克服经济危机,稳定 制度。)
6.罗斯福“新政”措施:(1)在工业方面,恢复工业,核心是颁布《 》,
(2)在农业方面,颁布了《 》,维护农业生产;
(3)在社会福利方面,成立 ,进行社会救济;
(4)在公共工程方面,兴办 ,减少失业;
(5)在金融方面,大力整顿,恢复 信用。
7.“新政”是美国资本主义内部的一次自我调节,其特点是 。 8.“新政”意义:(1)使 得到调整与巩固;(2)取得了效果,缓和了危机;
9.“新政”不足方面:没有从根本上变革 制度,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
10.【重难点突破】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股票市场崩溃给各部门带来毁灭性的灾难。1932年,全国1.8万家银行库存现金不过60亿美元却要应付410亿美元的提款。汽车工业仅开工5%,全国工业生产下降了47%。到1933年全国失业人数达1300万以上,对外贸易的进出口总值下降了70%。
材料二:1933年3月4日,美国第32任总统就任,发表了“只有恐惧本身才是我们感到恐惧的东西”的著名的就职演说。上任第二天,就推行“新政”。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描绘的是什么史实?美国对付它的措施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新政”是由谁推行的?
新政“新”在哪里?
(3)“新政”的推行起到了什么作用?
(4)“新政”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xinmeigg88@163.com
本文链接:http://www.xrbh.cn/tnews/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