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俊杰又一次上了热搜,不过不是因为新歌。
是因为他的医疗垃圾被小护士倒卖了。
林俊杰在镇江演唱会结束后,因为感冒来到某三甲医院挂水,
却没想到自己的私人行程,
第一时间就被在场部分医务人员的朋友圈和微博曝光。
最恶心的是,他的医疗垃圾被护士拿去在朋友圈叫卖。
可怕,却很少人关注的重点,是该医疗人员的朋友圈截图:
残留着林俊杰血液体液的私人医疗用具的照片,赫然写着:
“已经被粉丝拿走”。
不仅如此,护士们还争先跑到林俊杰躺过的床上,
去躺,去打滚。
这是一种什么样疯魔的心态?
她们真的是林俊杰的粉丝吗?也许有些好感,但不见得是。
强烈的窥私欲,让她们恨不得看清楚林俊杰的每个毛孔,每个细节。
2015年初夏的一天,
中考前夕的易烊千玺被私生饭在自己家的小区围困。
参与围堵的粉丝,得意洋洋,
将自己拍摄的易烊千玺逃跑画面曝光在网上。
他还是个孩子,却面对着这么多咄咄逼人的围追堵截。
但是围观者丝毫意识不到,
自己已经侵入了偶像的私人生活领域。
韩国男团Super Junior的成员金希澈,
谈到过自己经历的一些恐怖私生饭偷窥事件。
做完工作,回到宿舍时,发现有个女人躲在暖气房里偷看他!
为躲避骚扰电话,换了电话号码,却马上收到了这样的短信:
“哥哥就算换号了,我们也知道。”
团队的成员们住在公寓8楼,
因为只有自己人在家,所以只穿了上衣和内裤在室内活动,
马上接到了私生饭的短信:
“东海欧巴的小熊内裤真可爱。”
把成员们惊出一身冷汗。
事后再提起,却只能无奈苦笑。
这些狂热到失去自我的粉丝,已经出动了专业的望远设备,
只为获取明星的私人生活画面。
强大的窥探欲,还催生了贩卖明星航班信息的畸形产业链。
前段时间,王一博发火了,
他忍无可忍,在微博上发声怒斥侵犯自己隐私的脑残粉:
打开微博搜索明星航班信息,随处可见倒卖明星行程的“黄牛”。
肖战、王一博、朱一龙、王源……
各种当红明星的航班信息暴露无遗。
“黄牛”们比你想的更过分,
只要你敢买,他们就敢卖。
明码标价的明星个人信息,明晃晃暴露无遗。
身份证照片、户籍信息……全部都不再是秘密。
“只要花30元,就能获得当红明星的手机号。绑定了支付宝的那种。”
甚至还有黄牛在出售易烊千玺的王者荣耀账号和肖战的绝地求生账号,
粉丝趋之若鹜,却丝毫不觉得自己给偶像带来多大伤害,
根据从黄牛那里买到的信息,跑到机场、酒店去围追堵截。
他们要满足的,只是自己的窥探欲。
杨幂曾经发文怒斥黄牛出卖自己的航班信息,
却被部分网友反怼回去,潜台词是:
“你是明星,你的工作就是作秀,凭什么有隐私?”
虽然爱豆们一劝再劝,
仍然改不了私生饭们想尽一切办法,
钻进明星的私人领域,窥探自己不该窥探的偶像的生活。
他们疯狂到完全忘却了自己存在的意义,
却以获得别人的隐私为满足。
窥探欲,有多可怕?
以前“狗仔”是某些媒体人的专称,
但是现在只要拿起手机多发一条社交信息,人人都是狗仔。
胡歌去一趟色达过生日,被路人认出来,
胡歌合影后,叮嘱不要将信息发到网上,路人当场同意。
结果第二天就传遍全网,导致胡歌的原定计划险些无法成行。
社会上的每个人都成为了一张信息网的结点,
飞速的传播速度,让每个结点爆出的信息都能够飞快地传遍全网。
这张网把每个人牢牢困住,人们彼此窥视而不自知,
甚至在非实名的安全感中,享受畸形的窥视快感。
这是病态。它向我们宣告着这样的事实:
隐私这件事,在大众信息设备泛滥的年代,变得越来越岌岌可危。
电影《楚门的世界》,塑造了一个“窥视”无处不在的世界。
影片设定在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未来世界,
男主人公楚门是一个孤儿,他从小被一个导演选中,
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
被设置成了一档大型真人秀《楚门秀》的男主角。
这档真人秀全天候24小时直播着楚门的生活,
无处不在的摄像头记录着楚门一言一行的隐私。
楚门从小就被安放在一个与世隔绝、人工制造的摄影空间内长大,
这个空间里的一切都是伪造的。
天空是假的,学校是假的,新闻是假的,
身边的朋友全部都是演员,甚至连妻子也是。
他以为自己在一个的正常世界生活,但是却不知道,
当他吃喝拉撒睡的时候,全球所有观众的亿万双眼睛正在盯着他!
那些围观的眼睛充满着贪婪的窥探欲。
“我们想看,我们想知道!”
观众们如饥似渴地围观着别人的人生,
仿佛这样就能成为全知全能的上帝,
在信息不对称的落差中,用一种虚假的安全感填补内心:
“我知道你所有的事情,知道你所有的隐私和弱点。
而你对我却一无所知。”
然而,人工制造的一切总会有故障的时候,
看到死而复生的“父亲”,没有实际杀伤力的交通事故,
还有屡屡面对空气(镜头)说出生活用品广告词的妻子……
种种可疑之处,令楚门发现了破绽。
在惊恐之余,他意识到生活中存在着无处不在,却难以发现的镜头,
这是一种监视,一种由看客目光组成的囚禁。
没有人想过尊重他的个人隐私,
他就像动物园的猴子一样,把自己的一生活成了观众的消遣,
被剥夺了隐私的权利。
一个拥有自由意志的人,怎能忍受?
他想要逃离监狱般的窥视,
想要自由!
他决心逃离这个被围观的世界,向着“大海”,开始了无尽的航行。
导演们急了,开始给楚门制造风浪,楚门险些丧命,
观众们看得津津有味。
但是假的海洋总会有边界。
楚门终于摸到了“世界”的边界,对着那个虚假的“太阳”,
高喊:“我要出去!”
最终,他撕开了假世界的幕布,战胜了导演等人的控制和欺骗,
走出了这个真人秀的世界。
对楚门的窥探结束了。
电影中的真人秀观众们,一面为屏幕中楚门的胜利欢呼,
一面又开始挖掘下一个可供窥探的楚门。
连楚门的最终胜利,也沦为了被围观的奇观的一部分。
又或许,他们和电影屏幕前的观众们都没有意识到,
自己也生活在一个楚门的世界。
微博、微信、Ins、推特、facebook……看一看这些大火的社交软件,
上面充斥的碎片化视觉信息,各种图像、视频,
你就知道我们身处一个图像的世界。
在强大电子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每个人都充当着观众,
同时也被别人窥视,
乐此不疲,却毫无自觉。
当你晒自己的生活时,往往想不到其中的隐患:
隐私保护成了问题。
在这样的“窥视”泛滥的社会中,
每个人的隐私都面临着更大的风险。
2018年6月,湖北襄阳市的微商李女士经历了人生中最惊悚的一天。
半夜,被入室盗窃的男子猛地掐住了咽喉,险些丧命。
事后,警方审讯犯罪嫌疑人张某,才得知他为什么盯上了李女士:
原来张某加过李女士微信好友,
张某就是根据李女士的好友圈消息,确定了她的家庭住址、作息时间,
还根据她分享的生活信息,
推断出她丈夫出差不在身边,带着两个小孩独居,得手几率大。
李女士晒生活的时候,万万没想到,
不谨慎的信息泄露,会给自己招致这样严重的后果。
网络赐予我们分享自我的快感,
可是入侵一个人的生活,也变得多么轻而易举。
一方面,他人的窥探欲成为了生活的困扰,
另一方面,蕴藏着巨大价值的个人信息,被目光敏锐的商人盯上,
针对普通人私人信息的黑色“生意”,开张了。
知名博主“花总丢了金箍棒”,
因为曝光酒店行业卫生内幕,被人挖出个人隐私信息,
从姓名、身份证……曝光到学籍,
并且有群成员扬言要根据这些信息找到他本人,
好好地“招待”他一顿。
“花总”只好再度报警,很快,传播他个人信息的人被依法处理。
可是他有个疑问:自己的个人信息是怎么被威胁他的男子得到的?
其实这件事,只泄露了个人信息黑色交易的冰山一角。
你一定接到过这样的骚扰电话:
“X女士,请问您了解过意外保险吗?”
“X先生,您最近在看房是吗?我们的xx楼盘很好,建议你来看看。”
“要美容吗?我们有优惠活动……”
“要健身吗?”
不知道为什么,这些人能够准确地叫出你的姓名,
知道你的年龄和收入,
还知道你最近在干什么。
你甚至不知道自己的信息是在什么时候被泄露给了他们。
这些人的信息哪来的?
偷的、买的。
最原始的,靠偷,
靠监视自己社交圈的人脉,把信息汇总,
靠熟识的人,交换情报,这还是小规模的。
更进一步参与犯罪的产业链,那就是买,
这条黑色的产业链已经存在很久了。
微博博主 @一吃吃一 透露,
他曾经碰到一个叫做“拓客系统”软件的广告推销,
声称能够为生意人提供更多客户资源。
软件只售7000元,功能却非常强大,
一天之内就可以查询到2到5万条客户信息,
每个客户的信息详细到qq、微信、电话,
甚至还有家庭住址,以及天猫用户采集过什么东西的数据。
上游的信息贩子通过各种手段窃取大量数据,
通过淘宝等渠道,
卖给各种小贷公司、诈骗团伙。
被泄露信息的人,轻则受到骚扰,重则被侵害钱财。
“你好,我是你刚刚购买的xx淘宝店的客服,
你的货运出现问题……”
这样的电话打过来,说的每一句都是你的真实订单信息,
骗子游刃有余、知晓一切的口气好像就是店家本人,
让你不得不信,
于是,当你乖乖照他的提示操作,
却不知不觉掉入了诈骗交易的陷阱。
山西大学生小张,3个月前网购了一瓶花露水,
三个月后,收到了“天猫客服”的电话:
“由于工作失误,你被登记成为国际会员,每月要自动扣款500元会费。”
“想取消,先冻结账户。把你卡里的钱转过来。”
小张一慌,向陌生账户汇了5万多元。
万万没想到,对方就此失联了。
9月,镇江警方刚刚抓了一伙信息贩子。
他们足足有40人,由不同的身份构成。
有的是黑客,入侵中国三大运营商的数据库,盗窃信息,
有的是通讯公司的前职员,
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
还有的人是通过产业链的上一环,
去购买其他人提供的海量个人信息,再进行倒卖。
积累下来,他们手中足足有2000多万条个人信息在倒卖。
警方足足奔波调查了13个月,跑了十多个省,
彻底斩断了整条黑色产业链。
警方的努力往往不易被人知,
这样的罪行,以往已经被制裁了许多次,
因为躲在阴暗处窥探着众生隐私的那些人,
像野草一样,野蛮生长,层出不穷。
在未来,可能也不会断绝踪迹。
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近几天,
我又看到了这样的新闻:
女团SNH48的一名偶像陆婷,
被莫名其妙的催债电话困扰,
原来是该女团的粉丝娄某在外欠债,
而她的手机通讯录里面,
有之前在黄牛那里买到的,小偶像们的手机号,
其中就包括陆婷。
无辜的陆婷于是收到了疯狂的信息轰炸。
信息泄露防不胜防,
只是庆幸,我们还有警察。
生在一个信息发达的时代,是我们的幸运,也是悲哀。
送你几条防泄密tips:
1.在社交平台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身份和定位信息。
不涉及生活照可以发,学籍信息、护照、飞机票、身份证件不可发。
2.朋友圈流行的性格测试游戏、“测测你的前世今生照”……
这一类的小游戏,不要随便去玩。
你的个人信息和人脸信息,可能会被收集。
3.经常住酒店出差的人,要注意酒店中是否有偷拍的摄像头。
X60公司、X度公司今年在自家的手机助手等软件里,
陆续新推出了检测环境中可疑摄像头的功能,
善用这些功能,能帮助检测到入住房间当前WiFi下的摄像头,更安心。
说了这么多,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xinmeigg88@163.com
本文链接:http://www.xrbh.cn/tnews/9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