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tCopy测试及总结
FastCopy:FastCopy是Windows 平台上最快的文件拷贝、删除软件。由于其功能强劲,性能优越,一时间便超越相同类型的所有其他软件。由于该软件十分小巧,你甚至可以在安装后,直接将安装 目录中的文件复制到任何可移动存储设备中,方便携带,随取随用。
金士顿TF卡成绩
三星PRO TF卡成绩
三星EVO TF卡成绩
SONY TF卡成绩
创见TF卡成绩
东芝TF卡成绩
东芝EXCERIA TF卡成绩
麦克赛尔TF卡成绩
闪迪至尊PLUS TF卡成绩
闪迪至尊300X TF卡成绩
闪迪至尊200X TF卡成绩
威刚TF卡成绩
FastCopy测试的是产品的实际写入性能,在这项测试中,排名明显发生了变化,那就是之前几款写入成绩优秀的产品已经排到了前面,三星PRO TF卡排至了首位,而闪迪至尊300X TF卡也排到了第一梯队中,不过东芝的EXCERIA TF卡却意外的没有交出第三名的位置,之前的两项测试中,它的写入性能表现一般,但是再FastCopy这项实际测试中,却意外的达到了 47.88MB/s。
A1 SD Bench测试及总结
A1 SD Bench:这款软件是安卓SD卡测速器,可以测试手机和平板电脑的SD卡,RAM和内存,测试IO读取/写入速度,并检查介质的性能,并在网上比较你的基准测试结果。
创见TF卡成绩
东芝EXCERIA TF卡成绩
闪迪至尊PLUS TF卡成绩
金士顿TF卡成绩
SONY TF卡成绩
威刚TF卡成绩
三星EVO TF卡成绩
麦克赛尔TF卡成绩
东芝TF卡成绩
三星PRO TF卡成绩
闪迪至尊300X TF卡成绩
闪迪至尊200X TF卡成绩
我们测试这十二款存储卡毕竟还是主要为手机用户而准备的,那么手机端的测试必不可少,这款软件可以测试出这几款产品在手机端可以达到的读写速度到底如何, 根据上图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闪迪至尊PLUS TF卡果然还是最给力的,不管是读取还是写入上,东芝EXCERIA与三星PRO两款TF卡表现也很不错,而闪迪至尊300X TF卡的写入达到32.83倒是让笔者一惊,这款产品的几项测试成绩中,读写性能表现都非常稳定,尤其在写入上,往往让人眼前一亮。
全文总结
经过几项测试,可以对比出几款产品的成绩,基本一直保持着两个梯队:
第一梯队是闪迪至尊PLUS TF、东芝EXECERIA、三星PRO、SONY、创见、威刚六款产品;
第二梯队为闪迪至尊300X、闪迪至尊200X、三星EVO、金士顿麦克赛尔以及东芝普通TF卡几款产品。
几款产品在电脑端及手机端测试的成绩虽然有差异,但性能排序基本保持一致,手机还无法重充分发挥出TF的全部性能。
手机插TF卡如何充分发挥性能?
笔者还要强调一点,不同的手机,使用高速TF卡测出来的速度也是不同的,这可能取决于手机的硬件配置以及存储接口速度。
手机自身接口是普通USB2.0还是USB3.0,也能影响手机连接电脑时的传输速度,大部分手机都是USB2.0的,那速度就不会超过30MB/s,而本次测试的三星Note4因为支持USB3.0所以速度还是接近于电脑读卡器的。
如果您的手机不支持USB3.0,那么当您连接电脑传输数据时,不妨通过USB3.0读卡器,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高速TF卡的速度优势。
标准越高速度一定越快?
此次测试的十二款产品,速度标准方面有一款为UHS-3、十款UHS-1、还有一款为Class10标准的,很多消费者误以为标准越高、速度越快,实则不然。
这次测试排名第一的闪迪至尊PLUS TF卡标准只是UHS-1,而东芝EXCERIA的标准则为UHS-3。之前我们讲过了UHS-1和UHS-3的标准意义,UHS-1与UHS-3只是一 种速度标准,并不代表越高存储卡的速度就一定更高,因为他们都在UHS-I标准下,UHS I U1和UHS I U3的区别只是要求最低达到10MB/s和最低达到30MB/s而已,不代表他们的实际速度。所以说卡上标注的等级和实际产品速度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
产品选购推荐:
三星64GB PRO TF:写入速度最快、读取速度也很快,经常往手机里面拷电影会很快、可以说干啥都快,价格也较高,但不像闪迪至尊Plus那么夸张
威刚/创见64GB高速TF——读取接近第一梯队的顶级速度、性价比最高,不到200元的售价,写入性能较慢也可以接受了,安装应用时会较慢可以忍忍,但启动应用不会有瓶颈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xinmeigg88@163.com
本文链接:http://www.xrbh.cn/tnews/9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