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远离手机电磁波要这样做,规避患癌风险!手机射频「远离手机电磁波要这样做,规避患癌风险!」

我们天天用手机上网、听音乐、刷朋友圈动态,手机使用不可或缺,几乎人人都随身携带着手机。手机能传送和接收行动通信基地台的电磁波讯号,电视、广播也会收放这类射频电磁波讯号。可医院类似影像科及飞机上常会禁止使用手机,担心其射频电磁波会干扰医疗器材或定位系统。


射频电磁波于广播和电视已运用超过60年,目前射频电磁波还没有被证实对人体带来负面健康影响。然而从我们离不开手机,大家仍忍不住想问:“常常使用手机,究竟会不会让人生病?”

首先要知道的是,X光、紫外线、或伽马射线造成的是游离辐射,与手机的射频电磁波不同。射频电磁波能量低、波长较长,不能破坏化学键,也不会引起人体电离,不至于破坏细胞DNA。

使用手机时,我们的皮肤与组织会吸收大部分的射频电磁波能量。许多人都会很担心,这会不会像微波炉能加热食物那样,把我们身体器官煮熟了呢?其实手机的电磁波能量比微波炉低了许多,目前认为,大众使用手机时暴露的日常射频电磁波能量并无法加热组织,改变人体体温的效果算是微不足道。

随着人类越来越离不开手机,也有许多研究去讨论这类射频电磁波是否与大脑放电、认知功能、睡眠、心跳、血压等这些状况有关。也有很多研究会试图搞清楚使用手机的长期影响,像是会不会造成脑瘤等问题。目前在动物实验或人类健康研究里,观察到可能会与长时间手机使用有关系的,包括:

1、肿瘤类的是脑瘤、听神经瘤、唾液腺肿瘤这几种

2、男性精子数量变少、活力差

3、头痛,学习能力与记忆力变差,影响听力和睡眠等整体健康问题

不过要提醒大家,这些研究还没能确立手机射频电磁波对健康损害的明确因果关系。其实,人类广泛性地使用手机的时间还不够长,不到三十年,多数研究不到十五年,还无法观察到明确的结论。世界卫生组织自2011年开始,把手机的射频电磁波归类在等级2B的“可能的致癌物”,代表目前对人类致癌的证据有限,而在动物实验并无充分的证据。

然而,大家使用手机时间越来越长,而使用年龄也越来越低,如果对手机射频电磁波有疑虑的人,请记得几点:

1、距离手机越远,暴露到的射频电磁波就越少。

2、用wifi或蓝牙的时候,射频电磁波的能量较低。

3、信号很好的时候,暴露到的射频电磁波比信号差的时候还低。

因此,如果你想要尽量避免手机射频电磁波的话,你可以这么做:


1、减少整体使用手机的时间,并离手机远一点。

2、睡觉时不要把手机放在床上,尤其别把手机放在头的旁边,除非手机处于关机状态或飞航模式。

3、多用有线或无线免持听筒装置讲手机电话,减少拿着手机靠耳边讲电话的时间。

4、尽量在信号良好的地方使用手机。戴耳机的时候,若不用手机,尽可能把耳机拿下来,耳机也会释放少量的射频电磁波。

5、把手机放在皮包、或后背包,不要放在口袋、皮带夹等贴身处。

有些时候,手机射频电磁波能量会变得比较高,建议最好先暂缓使用手机,像是:

1、下载大量音乐或电影时:如果你在用手机传送或下载大一点的资料,这时最好离手机远一点。

2、信号不好的时候:假如信号不好、只有一格两格的时候,手机会传送更多电磁波能量试图连接上行动通信基地台。

3、在快速移动的交通工具上:在火车、高铁、或开车时,快速移动,手机收送射频电磁波连结的行动通信基地台会一个换过一个,因此手机会放出更多的电磁波能量来维持讯号不要中断。

有关手机射频电磁波对儿童或青少年的影响,研究还都在进行之中。虽然目前在孩子身上的研究还不够多,但部分显示小孩或青少年常使用手机的话,较容易有听力丧失、耳鸣、头痛等问题,整体健康受到影响。专家认为,小朋友与青少年的脑部还在发育,可能会比成人更容易受到射频电磁波影响,带来的伤害可能也会持续更久。

至于市面上常见宣称可以“降低电磁波”的装置是否有效?目前没有证据显示我们有理由相信那些宣称会干扰或隔绝电磁波的产品是有效的,甚至可能当手机射频电磁波受到干扰的时候,会放出更强的能量以保持信号不中断,可能会有反效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