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防灾减灾】5月12日全国防灾减灾日——防范灾害风险 护航高质量发展

2023年5月12日

是我国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今年的主题是

“防范灾害风险 护航高质量发展”

5月6日至12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

科普知识

01

防灾减灾日的由来

全国防灾减灾日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而设立。2008年5月12日,一场有着巨大破坏力的地震在四川汶川发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进一步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推动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水平,经国务院批准,从2009年开始,每年的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5.12

全国防灾减灾日标志

防灾减灾日的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元素,雨后天晴的彩虹寓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的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两人相握之手与下面的两个人的腿共同构成一个“众”字,寓意大家携手,众志成城,共同防灾减灾。整个标识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意。

02

防灾减灾日的意义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自然灾害损失不断增加,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时有发生,中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

在这种背景下,设立“防灾减灾日”,既体现了国家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03

防灾减灾日历届主题

2010年:减灾从社区做起

2011年:防灾减灾从我做起

2012年: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2013年: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

2014年:城镇化与减灾

2015年:学减灾 依法应对

2016年:减少灾害风险 建设安全城市

2017年:减轻社区灾害风险,提升基层减灾能力

2018年:行动起来,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

2019年: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

2020年: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2021年: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

2022年:减轻灾害风险 守护美好家园

主题海报

工作重点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

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

让我们一起学习

关于灾害自救互救的知识

学会如何避险

自救知识

积累避险知识

掌握逃生技能

未雨绸缪

应对灾害不慌张

防灾减灾 从你我做起

☆☆☆☆☆☆☆☆☆

来 源: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 应急管理部

原标题:《【防灾减灾】5月12日全国防灾减灾日——防范灾害风险 护航高质量发展》